ACM-OJ|English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时间:2018-07-05 18:11  来源:    浏览

河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2017.1.0

专业代码:080901

适用年级:2017级开始使用

一、专业历史沿革和专业特色

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创办于1989年;1994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2003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获批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创新团队,同年获批粮食信息检测与控制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获批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纳入河南工业大学优培专业第一层次重点建设;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同年在部分省份实现“一本”招生;2013年开始招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粮食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方向博士研究生,同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5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业认证专家组现场考查。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人,占27.5%;副教授20人,占4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博士率77.5%79%的专职教师毕业于本类专业;中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创新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术带头人5人;另有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26人。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形成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面向粮食行业信息技术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和郑州市创新型科技团队;已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基础)、省级教学团队1个(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专业年招生规模180人左右,每年选拔卓越计划培养项目60人左右;目前拥有信息技术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建有专业实验室9个、本科生开放创新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具有普通本科生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两种学生培养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本专业已形成如下办学特色:(1)全面贯彻基于产出(OBE)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2)与产业界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3)强化创业创新和专业竞赛活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应用型计算机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工程师的职业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应能成长成为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与运行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并能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目标1.能够适应计算机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工程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负责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测试和技术支持,胜任测试工程师、技术经理等工作。

目标2.能够跟踪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能力,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负责完成一个以上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胜任研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等工作。

目标3.具有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工作,胜任企业中层管理工作。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获取信息,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或组件,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能够基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开发、选择和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与团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与交流: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本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使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有效达成上述毕业要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进行细化,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实现专业培养标准所要采取的教与学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7年,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南工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5.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程64.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85学分,公共选修课程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1学分。

六、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七、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八、各类课程设置结构比例表

2 各类课程结构比例表

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

占总学分

比例

通识平台

公共必修课

必修

64.5

39.0%

公共选修课

选修

5

3.0%

专业平台

专业必修课

必修

52

31.4%

专业选修课

选修

11

6.6%

集中实践课

必修

33

19.9%

总 计

165.5

100%

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及其占总学分比例

≥ 58.3

≥ 35.2%

注:指所有的实践学分,包括课内的实验、上机、社会实践、实训及专业集中实践课程。

九、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课程

校级通识平台公共必修课程本专业学生须修满64.5学分。其中包括:思政类课程16学分、数理类课程25.5学分、英语类课程11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分组修读)、体育类课程4学分、人文艺术类课程3学分、军事类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类课程3学分。

另外,本专业学生应按要求每学年参加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不计学分)。

校级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程本专业学生须至少修读非本专业学科大类开设的校级公选课5学分。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本专业指定为全体学生必选的校级公选课程。

(二)专业课程

本专业学生专业平台课程须至少修读96学分。其中包括:专业必修课程5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11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程33学分。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