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OJ|English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2024年秋季第一期学术沙龙活动预告
  时间:2024-09-20 17:39  来源:    浏览

报告1

题  目:面向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人脸识别攻防研究

报告人:张梦雅 博士

   2024924日(周二)下午1600-1645

   6号楼6228

报告人简介

张梦雅,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硕博期间赴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交流学习约3年,现就职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兴趣为数学、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以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目前在研课题研究涉及深度伪造检测、谷物图像处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1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1项、国标修订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报告简介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大数据的驱动下,在智慧城市和安防市场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公共安全建设和城市治理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人脸识别的鲁棒性和安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应对模型扰动及伪造迭代等恶意攻击,不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需求。本报告将从对抗噪声攻击的防御和人脸深度伪造的可靠性检测两个角度,介绍人脸识别攻防的相关工作。

报告2

题  目:基于介质超表面增强的太赫兹痕量指纹传感检测

报告人:刘雪莹 博士

   2024924日(周二)下午1645-1730

   6号楼6228

报告人简介

刘雪莹,博士,讲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现就职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太赫兹功能器件及传感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Photonics ResearchTalantaResults in PhysicsNanophotonicsOpt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报告简介

太赫兹分子指纹传感技术为痕量检测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免标记检测手段。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超表面传感器的光局域近场效应,显著增强样品的太赫兹吸收以实现痕量分子指纹检测。本报告将针对复杂痕量样品的太赫兹指纹谱检测方法,介绍如何利用连续域束缚态介质超表面传感器来增强太赫兹波与痕量样品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太赫兹宽带指纹传感检测。另一方面,将介绍如何结合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指纹传感器的快速按需逆向设计,以优化传统的电磁设计流程。

要求:1. 近五年入职的教师必须参加;2. 汇报人所在团队老师及研究生必须参加;3. 其他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现场签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