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上午9时,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基因与传统智慧并肩传承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来到河南博物院,开展以“探访中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通过参观历史展馆,感受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悟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红色精神的传承价值。
图1 团队合影-河南博物院门前合影
首先,团队成员李思娴参观了河南博物院的青台遗址展区,了解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展品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让李思娴深刻体会到早期文明的创造力与智慧。通过详细阅读展板介绍和展品说明,她表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更要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图2 李思娴参观青台遗址展区,了解中原地区早期丝织文化
团队成员祝一多在河南博物院的“中原建都”展区驻足良久,认真参观了展馆内关于中原地区历代都城兴衰演变的历史展板。该展区详细展示了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历代王朝在此建都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展板上呈现的时间轴和地图,让祝一多清晰地感受到中原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其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
祝一多通过仔细阅读展区的文字说明和参观历史实物展品,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都城规划和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他表示,中原地区不仅是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早期的夏商周时期,还是后来的隋唐宋元时期,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盛与发展。
在参观结束后,祝一多分享了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乡中原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要珍惜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中原文化的伟大之处。”他还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继续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3 祝一多在“中原建都”展区前驻足,感悟中原历史变迁
团队成员马晴玉在河南博物院的参观过程中,认真学习了展馆内展示的历史地图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路线。她仔细观察着展板上的每一条线路和标注的地理位置,结合展馆讲解内容,详细了解了古代中原大地在商贸交流、文化传播以及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她指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四通八达”的枢纽地带,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交汇点。这些交通路线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更在多次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马晴玉对古代中原地区的军事要地分布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展板上标注的古战场位置和重要关隘。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这些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以及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她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这不仅是河南人的骄傲,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财富。
“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马晴玉感慨地说,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条路、每一座城、每一段故事,都是我们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讲好家乡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她将更加关注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希望能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4 马晴玉指点中原古战场地图,学习古代战略要地分布
团队成员尤梦伊在河南博物院的青铜器展区驻足许久,目光停留在一排排列整齐的青铜礼器上。这些礼器不仅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象征,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尤梦伊细致地观察着展品,认真地阅读每一块展板介绍,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深远影响。从鼎、簋等器物的形制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她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
在参观结束时,尤梦伊总结道:“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和灵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地位,也体会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她表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尤梦伊的发言也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河南博物院,大家不仅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继续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为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5 尤梦伊参观青铜礼器展区,体会古代礼制文化
撰稿人:“红色基因与传统指挥并肩传承队”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人:温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