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OJ|English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寒假实践】追寻血色足迹 激扬青春信仰
  时间:2025-02-13 14:03  来源:    浏览

冬日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泾阳县云阳镇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为矗立的纪念碑镀上一层肃穆的金辉。202529下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9人,踏着历史的回响走进这座安葬着陕中战役英魂的圣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熔铸青春之魂”主题实践活动。

图1 团队成员在烈士陵园

陵园入口处,一座镌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汉白玉碑巍然矗立。团队成员的目光被碑前展柜内的一件文物吸引——一把锈迹斑驳的“汉阳造”步枪,枪托上的裂痕清晰可见,弹匣处还残留着暗褐色痕迹。讲解员声音低沉:“这是裴厚光烈士的遗物。19496月,时任第九师27团政治处主任的他,在陕中战役中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展墙上泛黄的《战地日记》页角卷曲,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今日敌机三次轰炸,二连伤亡过半……然士气未减,誓与阵地共存亡!”队员杨晨轻触展柜玻璃,低声呢喃:“这不仅是文字,更是滚烫的热血。”  

图2 团队成员宣读入党誓词

在陵园东侧的“英烈事迹陈列馆”,一件褪色的军装让所有人屏息——衣领处缝着手工编织的红五星,胸前口袋露出一角破损的家书。讲解员介绍,这是与裴厚光同葬于此的李家斌团长的遗物。家书中写道:“吾妻见字如晤:战事吃紧,归期难料。若吾殉国,勿悲,教儿继志……”字迹在“教儿继志”处戛然而止,信纸上的褶皱似被泪水浸染。团队成员王斐眼眶泛红:“这未写完的家书,比任何豪言壮语更令人心颤。”  

下午3时,团队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祭奠仪式。寒风掠过松林,9名学子手持白菊,面向纪念碑三鞠躬。队长段宏运带领全体成员诵读《青春誓词》:“以先烈之志铸魂,以热血之忱报国!”铿锵誓言与远处传来的《思念曲》交织,惊起一群白鸽振翅掠过碑顶。

图3 团队成员与院旗

夕阳西沉,团队成员将手写的“致先烈”纪念卡系在陵园许愿树上。卡片上,“您的枪声已化作我们的代码,您的战壕正变成我们的实验室”等誓言随风轻扬。

离园时,暮色中的纪念碑亮起暖色灯带,犹如不灭的精神火炬。从战火纷飞到和平新时代,青春的热血始终奔涌。这片安息着忠魂的土地,正在见证新一轮的“星火燎原”。

(撰稿人:单卫浩 审稿人:温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