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上午10时20分,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豫见华夏·薪火相传——河南博物院文化溯源与青年实践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河南博物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探源中原文明,筑牢文化自信”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
图一 团队成员在河南省博物院门前合影
在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分组学习:
第一组(郭峰源、崔艺强、周振宇、张钧皓)重点参观青铜器馆,了解商周礼器“鼎簋觚爵”的礼仪制度与文化象征;
第二组(李仁都、赵世俊、张继东、丁嘉庆)重点学习古代建筑科技展,探究汉代陶楼榫卯结构与《营造法式》的技艺传承;
第三组(丁兆珂、王俊兰)聆听陶瓷艺术馆专题讲解,认识唐三彩与宋代钧窑的工艺突破。
图 二 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解发掘历史
在“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主题陈列区,团队成员通过新郑裴李岗石磨盘、安阳殷墟甲骨文、开封汴绣等代表性文物,直观感受中原地区“五千年不断代”的文明连续性。讲解员特别强调:“每一件文物都是先民智慧的物化表达,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根基。”
图 三 队员与展出模型合影
图 四 队员参观学习展出文物
图 五 队员学习商周礼器制度
此次河南省博物院之行,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中原文明中作为中华文明主根的厚重底蕴。通过近距离观察青铜礼器的庄严形制、聆听古代建筑中蕴藏的科技智慧、感悟陶瓷艺术传递的审美精神,队员们从历史维度增强了文化认同。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曾说:“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为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光芒。”实践团队将以此为契机,自觉担当文化传播的使命,在守正创新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撰稿人:“豫见华夏·薪火相传——河南博物院文化溯源与青年实践行动”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人:苑巧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