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OJ|English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大学生于红旗渠展开党史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2-19 15:50  来源:    浏览

2月5日,由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所组建的党史学习调研实践小分队抵达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红旗渠,正式开始了以“忆家史,记初心,寻足迹”为主题的党史学习实践项目。线下实践小队名为“语青乡遇”队员有王昭寓、马欣、杜荣、崔慕伦、闫方兵五位。

当日上午,小队先后来到红旗渠分水闸以及红旗渠纪念馆,通过馆藏的文字、图片、工程模型以及当时修渠所用的工具,小队对红旗渠当年的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对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有了些许理解和感受。下午2时,小队进入青年洞景区,处在这在巍峨山石间开辟的长达616米的青年洞中,触摸这洞壁的山石再看着这用一块块石砖垒砌起的渠道,闭上眼,脑海中便浮现出当年一个个青年劳动的身影,耳边响起一声声整齐而响亮的口号。离开青年洞,于下午4点30分左右,小队来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的盘阳村,在这里采访了多位年至耄耋的修渠老人,倾听他们所讲述的最真实的修渠经历。村中81岁高龄的卢老先生回应了我们的询问,把他在那个时代的经历给我们娓娓道来:那个时候每个村都要出人上山修渠,村里人口多的还可以轮班,村里人口少的一年四季都要在山上“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毯,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这段口口相传的歌谣是那段时期最真实的写照,老人同时也讲述了最小修渠人张买江的故事,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是全县第一批进入工地的民工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张买江的父亲在一次险情中不幸遇难。年仅13岁的张买江下定决心,作为长子,要替父亲完成使命。“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年龄最小的建设者,张买江自学点炮、石匠、铁匠、木匠技术,成了民工中的技术骨干,红旗渠修建年,张买江在工地干了年,他说,父亲去世了,全家只有他一人修渠,他只能拼命干,他在红旗渠边一点点长大,也见证了红旗渠的一点点成长。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能工巧匠,为改革开放后林州儿女出太行搞建筑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队成员在听村中亲历者们所述的经历中,深切的感受到了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重量,这种精神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发扬。

稿人:“忆家史,记初心,寻足迹”实践团队 稿人:许路遥

采访亲历者

红旗渠分水闸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青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