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OJ|English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录‖白雪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时间:2023-05-22 17:43  来源:    浏览

白雪杰,男,汉族,199911月生,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党员,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904班学生,2021-2022学年度平均学分绩点4.63。在校期间曾公开发明专利一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蓝桥杯电子类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等多项竞赛荣誉。也曾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省部级综合素质荣誉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校级荣誉十余项。

座右铭: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courage and sweat!

1 天道酬勤,学道酬苦

勤奋、刻苦求学,这是我刚大一入学时就定下的决心。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珍惜这美好的大学时光,不负家人,更不负自己。正是这坚定的信念,使我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稳住初心,不骄不躁,不断前行。

大一上学期,属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期,由于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也加快了对自身学习方法的调整。高中时是固定教室,固定座位,而大学时是不同课程不同教室,位置也是随机的,来得早的同学有优先选择权。所以,在熟悉了大学的教学方式后,为了更好的吸收课上的精华,我常常需要提前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到教室,为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靠前的位置,更清楚的听老师讲课,更清晰的看到老师的PPT,也更方便与老师互动。就这样,这种习惯我一坚持就是三年,直到现在。

大一所安排的课程大都属于基础通识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而我良好的听课习惯也使我在基础学科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候在上完当天的课程后,我常常要跑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将所学再巩固一遍,由此也会引申出一些新问题。我非常乐意去思考这些由自己提出的疑问,也时常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的方法去解决。在处理完这些疑问后,我会发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至此,我已构成了基本的大学学习方法的框架。

大二学年,随着通识课程的结束,部分专业课程逐步登上舞台,而且,大二也属于课程任务最繁忙的一年。在学习上,我需提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及时做笔记,有时老师讲的比较快的部分而自己来不及记,则用手机先拍照,下课后及时补充。专业课的学习中,有很多用到了之前的通识课程知识,我也会常常翻阅之前学过的课本,最常用的当属《高等数学》了,现在都已经被我翻褶皱了,哈哈。不过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它使得我能够不断巩固之前所学,并与新知识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大二下与大三上,会有一些课程设计,也属于必修课,我记得是模电、数电课设,电子综合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是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往往需要考虑的东西的更多,需要补充学习的知识也比较多,在此期间,我自学了PCB打板、Proteus仿真,以及阻抗匹配等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更加综合的完成所学。

大三期末考试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学校要提前放假,但是前几个月的教学进度却是按照正常时间安排进行的,这就导致了老师抓紧补课,而我们不一定能够吸收的状况。对于我来说,那时候常常复习到凌晨三点,早上七点多就要起床,一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以至于到最后关头,我的脸都发白了。虽然身体上很辛苦很累,但是内心却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因为我有信念,我认为只要认真付出,终会有回响。事实的确如此,我大三学年平均绩点全院第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前三年平均绩点为4.21(满分绩点为5),排名位列专业前1%。而且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在推免生中排名专业第一。至此,我的大学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 砥志研思,苦心孤诣

我深知,要想学好专业课程,只追求理论是不行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我也积极投入到各类学科竞赛中。曾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积极担任队长,带领队伍分别荣获河南赛区二等奖、国际二等奖(H奖:Honorable Mention)。丰富的比赛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对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在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大赛的比赛过程中,我们参赛团队通宵达旦,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不懈奋斗,这种感觉对于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我也相信这样的经历会为日后在科研团队的工作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我一直都清楚,大学期间我想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还想通过科研项目去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研究生阶段开拓眼界、奠定基础。于是我主动联系本专业导师,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被我的热情与坚持打动,导师让我加入了他的研究团队,作为唯一的一名本科生,跟着研究生学长们一起做项目。我与实验室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相处合作的十分融洽,我的认真刻苦以及求知的精神也让我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与尊重。大二下学期,我参与了探究跨库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的科研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跨库进行语音情感识别,旨在利用改进、优化现有算法,提高模型识别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在本项目中我主要负责整理语料库,寻找比较合适的提取语音情感特征的工具。为此,我广泛查阅资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终于找到2010年情感挑战赛规定的特征集,并使用openSMILE开源软件提取这些语音特征。通过我的特征提取,为后面学长的算法模型实现带来了一些帮助,最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项目成果是以第三发明人身份发表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和子域自适应的跨库语音情感识别方法发明专利一项。大三时,我参与了另一位导师的太赫兹波检测识别技术研究的课题,与学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对新旧贝壳样品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检测的工作,得到了太赫兹时域谱、频域谱、折射率谱和吸收系数谱等相关数据。我通过改进常规的机器学习算法,创新性地提出先使用Adaboost做多维特征融合,再利用PCA提取主要特征,最后使用SVM进行分类的算法模型,对新旧贝壳的区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圆满完成了任务。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北大核心收录的期刊论文一篇作为项目成果提交给导师。

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未知的领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甘愿为之付出的动力,这些科研项目与学期的专业课学习任务同时进行着,尽管比较苦比较累,但我从未因此感到疲倦,相反,我会在探索这些科研问题的过程中感到享受和充实,我想,这大概就是热爱的力量吧。这些科研经历使我了解到科研是一个需要认真、严谨态度并愿意埋头钻研的过程,它是从许多次失败中总结出经验的一种成功,也是我们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通过这些经历,也为我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早日融入导师的科研活动做了铺垫。

3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求学千里,自强不息。高中毕业,我从河北省的一个小城市跨越千里来到河南郑州,来到河南工业大学求学。也许是想弥补高中时没有全力以赴的遗憾,在大学时,我意志坚定,一个新的开始相当于又给了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所以这次我格外珍惜,我戒掉了之前爱不释手的游戏,戒掉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只想一心学习,一头扎入到这知识的海洋中。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我真的做到了。虽然旁人大多都在宿舍打游戏度日,而我却能够坚定初心,不被打扰,砥砺前行。现在回想起来,也觉的确辛苦,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去图书馆,晚上十点闭馆后还要到自习室继续学习到凌晨一点左右,这都是常态了,以至于我和室友都没有过多接触的机会,甚至连平常的谈话都做不到。但是,也正是由于这般超常的努力,我才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艰苦奋斗,积极参加比赛,主动投身科研,我不曾放弃每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不曾因为疲惫而停止自己逐梦的脚步。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反而感激所遇到的一切,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感谢信息学院的平台,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相信,日后必将前途坦荡,未来可期。

师长点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白雪杰同学坚定信念,艰苦朴素,明确远大志向,不为旁人所干扰,静心专一。他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了理想,三年如一日的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终获美好的未来!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傅洪亮

来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排版人:贾文帅

审核人:许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