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4日上午8时30分,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实践团前往南阳市邓州市冠军村,开展以“问道田间地,青春解民忧”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 1 实践活动团队合照 万金轩摄
此次活动聚焦科技下乡、乡村振兴与青年服务等内容,旨在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服务社会、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在冠军村,团队成员深入走访了孤寡老人家庭,开展“生活帮扶+情感陪伴+科技普及”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他们帮助老人打扫房间。团队成员为老人整理杂乱多年的屋内陈设,耐心与老人聊天解忧,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与心理需求。
“奶奶,您看这个微信语音,只需要长按这个按钮说话就行。”在服务过程中,队员们还手把手向老人演示智能手机操作,讲解各种软件的基本功能,并发放自制的《人工智能培训手册》。通过他们的讲解,不少老人学会了视频通话、拍照分享,也初步了解了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
“孩子们这么懂事又细心,真是俺的贴心人。”一位老人感动地说。实践团队用一件件暖心实事,把温暖带进了村中老人的生活,也让青春在服务中熠熠生辉。

图 2 活动团队与老人合影 齐振江摄

图 3 活动团队教老人使用手机 陈圣涛摄
在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实践团队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温暖与关怀,还结合专业特色,精心开展了以“走进人工智能世界”为主题的科普讲解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与探索欲望。通过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与学习的乐趣,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信心与力量。
此外,实践团队还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帮助几户人家打扫卫生,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展现了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良好风貌。

图 4 团队成员为留守儿童讲解AI 陈圣涛摄

图 5 团队成员打扫 闫丰硕摄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7月5日上午8时30分,实践团队围绕“传承红色精神”的主题,在村内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团队成员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传播红色文化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历史认同感,也使青年学子在讲述与传播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图 6团队成员张贴宣传海报 齐振江摄
7月5日上午10时05分,实践团队开展校园清扫活动。队员们顶着烈日,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对教学楼周边及绿化带等区域进行了认真清理。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当代青年良好的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为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 7 实践团队清扫校园 王浩然摄
为切实提升村民防溺水和防诈骗安全意识,实践团队于7月5日下午5时30分深入村内开展入户宣传活动。队员们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防溺水与防诈骗宣传单,结合当前多发的电信诈骗手段与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识骗防骗知识,提醒村民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同时针对汛期高发的溺水事件,普及水域安全常识,倡导群众远离危险水域,做到防患于未然。

图 8 团队成员为村民分发防诈骗宣传单 闫丰硕摄
7月6日上午9时20分,实践团队在希望学校组织召开防溺水与防诈骗知识宣讲会。宣讲内容紧贴群众日常生活,以真实案例为引导,深入浅出地介绍当前常见的诈骗手段、防溺水应急处理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现场气氛热烈,村民反响积极,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此次系列宣传活动为构建平安乡村、营造良好安全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 9 团队成员为村民宣讲防溺水安全 高一健摄
7月6日上午10时30分,实践团队成员为小学生们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故事会活动。活动现场气氛温馨活跃,队员们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引导孩子们感悟道理、启发思考。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互动,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也增进了团队与当地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传递了关爱与温暖。

图 10 实践团队为小学生讲故事 齐振江摄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涵养情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引导更多青年把课堂所学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属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撰稿人:齐振江 高一健 孙昊琦 审稿人:苑巧翔)